-
| 注册
- 首頁
- 氹仔嘉模.葡韻風情之旅
同類活動
同期活動
附近活動
內容:
建議遊覽路線(總時間:約25分鐘)
1. 氹仔醫靈廟(嘉善堂)
氹仔嘉善堂亦即醫靈廟,始建於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,毗近氹仔觀音堂。醫靈廟內供奉醫靈大帝神像,其實醫靈大帝所指的是古代醫術高明、藥學精湛的醫師和藥師的化身,即華佗、孫思邈、扁鵲等,而並無指特定某一神靈。廟大門口是一道木趟櫳門,在澳門較為少見。
2. 氹仔觀音堂
據廟內雲石刻文字可知創廟年約為光緒年二十八年(1902年),廟內有一尊鑲上金箔、超過百年歷史的觀音像,甚具價值。由於日久失修,2004年政府予以修復。“觀音”引自《佛經》,即“傾聽人世間悲憐的聲音”,是中國民間最普遍的信仰。觀音形象端莊慈祥,民間均相信觀音大士都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的力量,普渡眾生人間的疾苦。
3. 路氹歷史館
路氹歷史館建於十九世紀後期,前身為海島市政廳大樓,昔日見證著海島市議事公局、海島市市政廳、臨時海島市政局等時期,扮演離島行政中心的重要角色。2006年改建成為保存路氹歷史文化的展館,呈現往昔路氹社會民生的環境變遷。場內更展出首次由澳門主導的考古發掘遺址以及多件珍貴文物,值得參觀。站在懷舊的街區,品嚐著該區的特色豬扒飽、咖喱等風味小食,仰望著氣派奪目的大樓,與周邊的舊城小屋相互映襯。
開放時間:10:00-18:00,17:30後停止入場,逢星期一休息
入場:免費
4. 氹仔天后古廟(天后宮)
天后宮建於乾隆年間,根據廟內一口古鐘上鑄有“乾隆五十年置”的字樣,印證此廟至少在1785年已存在,是氹仔最古老的廟宇之一。天后即媽祖,相傳她從小懂得預言吉凶,常顯靈海上,幫助商人及漁民消災解難,化險為夷,故本澳漁民非常信奉。天后宮原有規模頗大,內存放珍貴古匾、古鐘、香案等珍貴文物。現僅存主殿供奉天后。
5. 氹仔北帝廟
北帝廟是氹仔規模較大的廟宇之一,亦是氹仔區唯一一座內設有“拜亭”的廟宇。據廟內石碑記載,北帝廟至少有160年歷史。從前的氹仔島居民以漁民為主,對漁獲最為關注,由於民間信奉北帝有統理北方、治水禦火的神力,因此經常祭祀北帝,並在當地建立北帝廟。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北帝誕,一連串的神功賀誕慶祝儀式在廟前舉行,鑼鼓喧天。閒時更可在附近租借單車暢遊氹仔舊城的風光。
6. 官也街
官也街地處澳門氹仔居民聚居的中心地帶,走在街上,昔日氹仔舊區的風韻映入眼簾,兩旁一座座歷史悠久的食肆為老街引來絡繹不絕的遊客。1983年,官也街被開闢為行人專用區,是當時澳門首個行人專用區,從此街內不少手信店、甜品店逐漸開業,特色菜餚、傳統禮餅、牛軋糖及特色甜品在喧鬧的街中隨處可見,成為遊客來氹仔必到的地區。早在十九世紀建有的舊街市,亦隨著街市遷出後於2003年改建為廣場供市民及遊客作休憩之用。現時,政府每週定期舉辦推廣本澳文化創意發展的氹仔市集,喜歡手作小物的遊客切勿錯過。
7. 嘉模會堂
沿斜坡而上,一座座當年土生葡人聚居的房子呈現眼前,蜿蜒交替,顏色鮮明,而且以兩層樓的平房為主。嘉模會堂前身為氹仔的電燈總局,曾是氹仔唯一公營的發電廠,為氹仔居民提供電力。2007年,電燈總局被改建為嘉模會堂,成為多用途文藝表演活動中心,經常舉辦不同類型的專題講座,成為文娛康樂活動表演的平台。
8. 嘉模聖母堂
為方便氹仔的天主教徒參與彌撒及宗教活動,以及配合天主教教士的傳教需要,嘉模聖母堂在當時的氹仔駐軍司令官馬德的提議下,由時任澳門教區主教蘇沙決議於1885年建造完成,成為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。樓高三層的嘉模聖堂,外牆粉刷上淡黃色彩,予人浪漫溫馨的感覺, 加上對面是辦理澳門婚姻註冊的政府部門,聖堂正好成為新人理想的拍攝景點。堂外建有公園、涼亭等供遊人休憩,是郊遊放鬆的好去處。
9. 龍環葡韻
“龍環葡韻”原為高級官員官邸,落成於1921年,且被選為澳門八景之一。“龍環”是氹仔舊稱,“葡韻”是指這裡葡萄牙建築風韻,包括海邊馬路的五座葡式住宅、嘉模教堂、公園等一帶的景致。1992年,該五座建築被評爲具建築價值的建築群,其後,政府將之改建成博物館,自1999年底起對外開放。2016年,該館被重新整合,由西向東分別為“葡韻生活館”、“匯藝廊”、“創薈館”、 “風貌館”、“迎賓館”,令“龍環葡韻”成為結合特色展覽、露天表演及節慶活動等元素的休閒文化地標。
入場:免費
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(下午六時三十分後停止入場,逢星期一休館)
“創薈館”之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
*“迎賓館”不對外開放
Power By 普及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